以高效监督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1517
文章浏览数:
□ 谢荣新 陈峥妍
在全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三级联动监督工作中,勉县人大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探索形成“三四三”工作法,以高效能履职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突出“三个强化”,筑牢联动监督基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谋划推动。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后,迅速成立由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联动监督领导小组,制定详尽实施方案,明确监督重点、方法步骤与责任分工。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传达上级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分解落实任务,确保与省市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二是强化代表作用,汇聚民意民智。整合力量,组建由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财经咨询专家及省、市、县人大代表等28人组成的监督调研组,采取“小分队+集中调研”等方式,充分发挥代表“家站点”及专业代表作用,广泛听取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使监督更接地气、更富成效。三是强化机制创新,形成监督闭环。坚持“清单化”管理,建立健全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意见交办、整改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实施全过程跟踪问效,有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紧扣“四个坚持”,增强调研监督实效。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脉延深度。聚焦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困难需求,深入基层、企业、项目现场,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家、个体工商户、一线员工、专家面对面交流,摸清实情,精准把脉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二是坚持数字赋能,提升效能拓广度。充分运用“勉县人大”平台、代表履职APP、线上问卷等信息化工具,拓宽民意征集覆盖面与便捷度。积极探索建立经济运行大数据动态监测分析机制,对关键指标、项目进度、政策效应进行智能研判,为监督调研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提升监督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坚持专业引领,借智借力增准度。充分发挥财政经济咨询专家库作用,邀请15名财经、税务、工业等领域专家参与调研,提供专业视角和意见,提升了发现问题的深度和提出建议的精准度。四是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重点强力度。紧紧围绕县委“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农业稳县”发展战略,重点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开放新动能、推动数字赋能等方面开展“穿透式”调研。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困境,剖析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出强化产业协同、优化布局、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建议;直面项目“用地难”,建言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关注营商环境优化,紧盯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议深化“勉跑路”政务服务品牌;针对数字经济基础弱、主体少等问题,提出夯实网络基础、建强平台载体、加速产业数字化改造等对策。
聚焦“三个推动”,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一是推动审议意见落地见效。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具体的监督调研报告。报告不仅揭示问题,更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破解之策。勉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结合调研与审议情况,形成了涵盖产业转型、服务环境、招商引资、数字融合四大方面共17条具体审议意见,交办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处理。二是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建立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机制,定期了解办理进展,适时听取落实情况报告,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回头看”,持续施加监督压力,推动问题真整改、改到位。三是推动监督效能充分释放。通过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督,有效促进了相关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和重点工作的推进,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县域经济特色更加彰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不断迸发,开放型经济步伐稳健,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初步显现,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全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三级联动监督工作中,勉县人大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探索形成“三四三”工作法,以高效能履职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突出“三个强化”,筑牢联动监督基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谋划推动。省人大常委会部署后,迅速成立由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联动监督领导小组,制定详尽实施方案,明确监督重点、方法步骤与责任分工。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传达上级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分解落实任务,确保与省市步调一致、同频共振。二是强化代表作用,汇聚民意民智。整合力量,组建由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财经咨询专家及省、市、县人大代表等28人组成的监督调研组,采取“小分队+集中调研”等方式,充分发挥代表“家站点”及专业代表作用,广泛听取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使监督更接地气、更富成效。三是强化机制创新,形成监督闭环。坚持“清单化”管理,建立健全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意见交办、整改反馈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实施全过程跟踪问效,有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紧扣“四个坚持”,增强调研监督实效。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脉延深度。聚焦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困难需求,深入基层、企业、项目现场,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家、个体工商户、一线员工、专家面对面交流,摸清实情,精准把脉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二是坚持数字赋能,提升效能拓广度。充分运用“勉县人大”平台、代表履职APP、线上问卷等信息化工具,拓宽民意征集覆盖面与便捷度。积极探索建立经济运行大数据动态监测分析机制,对关键指标、项目进度、政策效应进行智能研判,为监督调研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提升监督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坚持专业引领,借智借力增准度。充分发挥财政经济咨询专家库作用,邀请15名财经、税务、工业等领域专家参与调研,提供专业视角和意见,提升了发现问题的深度和提出建议的精准度。四是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重点强力度。紧紧围绕县委“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农业稳县”发展战略,重点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开放新动能、推动数字赋能等方面开展“穿透式”调研。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困境,剖析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出强化产业协同、优化布局、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建议;直面项目“用地难”,建言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关注营商环境优化,紧盯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议深化“勉跑路”政务服务品牌;针对数字经济基础弱、主体少等问题,提出夯实网络基础、建强平台载体、加速产业数字化改造等对策。
聚焦“三个推动”,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一是推动审议意见落地见效。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数据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具体的监督调研报告。报告不仅揭示问题,更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破解之策。勉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结合调研与审议情况,形成了涵盖产业转型、服务环境、招商引资、数字融合四大方面共17条具体审议意见,交办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处理。二是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建立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机制,定期了解办理进展,适时听取落实情况报告,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回头看”,持续施加监督压力,推动问题真整改、改到位。三是推动监督效能充分释放。通过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督,有效促进了相关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和重点工作的推进,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县域经济特色更加彰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不断迸发,开放型经济步伐稳健,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初步显现,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