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人大代表叶德斌

书写饱含民生温度的履职答卷

文章字数:1589 文章浏览数:
  □ 刘化学 李小兰
  “真是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帮忙,我这老房子哪能住得这么舒心!”前不久,在汉滨区谭坝镇老党员李增长修缮一新的家中,李增长紧紧握着叶德斌的手,连声道谢。
  作为汉滨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安康市金仓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德斌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群众无小事”,在“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中,立足岗位职责和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饱含民生温度的履职之路。
  “唯有学深悟透,才能把准方向。”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叶德斌始终将学习作为履职“第一课”,坚持以学促行,夯实履职根基,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
  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叶德斌更注重躬身一线,听民意、解难题。田间地头,他和农户一起话农事、谋产业;农家院落,他时常和群众聊家常、听心声,一个个诉求、一个个问题,他都悄悄记在心上。得知谭坝镇官子沟村长期受“通信难”问题困扰,村民打电话、上网很是不方便。叶德斌立即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信号覆盖情况、村民实际需求,随后形成代表建议提交相关部门。在他的持续关注和推动下,最终村里建起了通信基站,网络信号覆盖全村,彻底解决了村民心头的“大疙瘩”。
  叶德斌持续聚焦教育、交通、基础设施等民生痛点问题,先后提出全区古村落保护利用、道路改造提升、水毁道路修复等代表建议5项,有力促进了一批“问题清单”转化为“民生答卷”。
  2021年10月,汉滨区遭遇强降雨天
  气,谭坝镇部分通村道路发生水毁,多处路段坍塌、泥泞不堪,直接阻断了村民的出行“交通线”。得知情况后,叶德斌赶到现场察看灾情,看着村民焦急的神情,当即决定个人垫资35万余元,组织施工队伍紧急开展道路抢修。连续多日,他坚守抢修现场,督促施工进度,把好质量关口,迅速完成了3处水毁路段的修复,让村民出行重新恢复畅通。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叶德斌深谙“实业反哺民生”的道理,在带领企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回馈社会、服务群众放在重要位置,用实际行动彰显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在帮扶困难群众上,他坚持“雪中送炭”,用温暖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18年8月,得知辖区内有5名贫困家庭学生因学费问题面临上学难题,他主动伸出援手,为这5名学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顺利走进校园;2021年春节前夕,他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走访慰问了12户特困家庭,为他们送去节日的关怀;2025年6月下旬,老党员李增长的住房因年久失修,墙体开裂、屋顶漏雨,居住安全得不到保障。叶德斌了解情况后,自掏腰包,组织人员为老人修缮房屋,粉刷墙体、更换屋瓦,最终让老人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家,这才有了开头李增长向他道谢的一幕。
  在带动群众增收方面,叶德斌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为当地群众提供了56个稳定就业岗位,每年支付工资300余万元,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同时,公司还带动18名村民参与矿石运输业务,每年支付运费380万元,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多年来,叶德斌始终秉持“发展企业经济、回馈社会民众”的理念,扎根汉滨、守法经营,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企业先后完成产值4.9亿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累计解决300余人就业问题,缴纳各类税费超过3000万元,用实实在在的业绩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动力。叶德斌还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以个人名义或通过企业,累计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赠260余万元,用爱心传递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无论是支持乡村振兴,还是在洪涝、疫情等特殊时期响应号召,捐款捐物支援一线,他始终积极主动、从不缺位,用一次次善举诠释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企业担当和代表情怀。
  作为人大代表,叶德斌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用反哺传递温暖,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担当。如今,在汉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叶德斌的身影依然活跃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群众家中,继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履职为民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