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融合”精准发力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质效

文章字数:1212 文章浏览数:
  □ 谢承海 黄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近年来,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四个融合”精准发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人民信访相衔接,不断提升人大信访工作质效。
  坚持类案办理与源头治理深度融合。注重类案分析,扑捉民情民意,把脉工作重点。从解决一个事到解决一类事、解决当下事到解决长远事。建立并推动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工作机制全覆盖,办成了一大批群众所想所盼、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围绕养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群众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推进“养犬管理”“汉江水质保护”“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促进”立法,对《安康市物业服务与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并进行专题询问,推动物业服务与管理突出问题的依法解决。全市1211个代表家站规范运行,一线化解群众诉求8000余件,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
  坚持信访办事与代表议事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基层人大代表议事会工作机制,通过从受理的信访事项中,反映出立法、监督、代表主体作用,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具体问题,先后组织完成了居家养老服务、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与管理服务等立法调研,惠民立法不断向建设幸福安康的民生细微处覆盖,切实从法治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民群众对清正廉洁、司法公正和执法公平的关切为导向,征集优选常委会议题事项。充分发挥代表在信访工作中“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的作用,36个市人大代表小组共开展代表小组活动155次,发现问题296个,提出意见建议325条,为民办实事219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化解在萌芽,极大地降低了信访问题的发生和上行。
  坚持民生热点与监督重点深度融合。从来信来访反映案件中梳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监督工作计划安排提供参考。近年来,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生态环保、民生实事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和跟踪督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反电诈、养老服务方面的执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结合全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官、检察官“两官”评议和司法监督,助力提升办案质量、促进司法公正。积极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得到妥善解决,并对诉源治理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督,听取审议市政府、市中级法院对审议意见和交办事项整改落实情况,推进信访问题系统性、源头性解决。
  坚持依法接访与普法宣教深度融合。注重在接待、受理和办理信访案件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贯彻《宪法》《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向来访群众赠送安康市出台的《物业服务与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等法律文本,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