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五步棋 着力提高人大审议质量
文章字数:1938
文章浏览数:
□ 秦奉举
人大依法监督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简称“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核心监督方式就是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发现短板问题,提出审议意见,并交由“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处理。近年来,白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守正创新并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的路径和方法,下好“选题、培训、调研、审议、督办”五步棋,着力提高人大审议质量,更好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好“定向”棋 精准选题,在靶向聚焦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愿,锚定大方向,精选小切口,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围绕全县“工业优先、三产并举”发展思路,以“厚植工业基础、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做优做强苹果产业、打造果业强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名县”为重点,开展视察调查和专题调研,推动做强县域经济硬支撑。围绕改善民生福祉,视察调研医疗保障、生态环保目标任务完成、初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围绕民主法治建设,对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土地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视察县法院行政复议、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围绕干部任后监督,持续开展人大任命干部履职调查,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改进工作,提质增效。
下好“先手”棋 先学一步,在胸有成竹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以“三比三提升”活动为抓手,连续三年纵深推进,一体提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的履职能力。持续开展人大“微讲堂”,先后有16名委室主任和专职委员登上讲堂,紧扣依法监督、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学法律法规,细研政策文件,分享感悟,全方位、多层次提升组成人员的工作水平。针对部分人大代表在单项工作上还存在熟悉度不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坚持将专题培训作为每次视察调研前的必修课,邀请相关人员开展集中培训、现场答疑解惑,让参与代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及监督议题的专业知识。已累计组织前期培训55次,培训代表600余人次。
下好“摸底”棋 深入调研,在把握全局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将做实调研作为提升审议质量的关键来抓,要求责任委室突出“深、实、细、准、效”,制定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每次视察前均安排至少一周时间,由委室同志深入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了解,力求掌握一手详实资料。在视察过程中,由委室根据前期调研情况自主确定视察点位,既看亮点和标杆,也看弱项和短板,确保真实反映工作全貌和实际情况。同时,注重将集体调研与个人走访、明察暗访与问卷调查等相结合,深入涉及议题的相关部门,深入基层,“零距离”倾听民声,“全方位”汇集民意,“心贴心”把脉问诊,力求摸清情况、找准问题,为常委会审议提供扎实依据。
下好“审议”棋 直指要害,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会前7日送达报告制度,提前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发送审议议题有关材料,留足思考和发言准备时间。建立重点发言制度,根据议题确定组成人员中的行业代表带头发言,引导后续发言趋向于务实、深刻。例如,在去年常委会审议白水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时,农业界人大代表卜亚军、林秋芳等重点发言,反映苹果黑星病问题,县人大常委会立即督促县政府采取统防统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果农损失。同时,要求审议议题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大主席列席会议,当场回应有关询问。对标全国人大审议意见风格,在原原本本记述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梳理,直击短板不回避,开门见山指方向,凸显“朝堵点发力、为发展破题”的务实作风。
下好“问效”棋 跟踪督办,在推动落实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地将审议意见后期督办作为深化人大监督的重中之重,坚决杜绝“一审了之、一转了之”。先后修订完善《依法监督实施方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实施细则》《视察和执法检查工作实施细则》《审议意见督办工作实施细则》,强化制度执行力,促进工作规范化。建立“依法交办—跟踪督办—审议测评”闭环监督机制,审议意见下发后,由责任委室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办公室协调督促,督办专员调查核查。常委会半年专题听取落实情况汇报,现场组织问询,年末开展实地视察,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评价“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一府一委两院”充分认识到落实人大审议意见的法定性,将办理工作同自身业务紧密结合,把常委会审议意见转化为推进重点工作的具体举措,从而达到了办理质量和工作效果的双提升。
(作者系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大依法监督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简称“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核心监督方式就是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发现短板问题,提出审议意见,并交由“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处理。近年来,白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守正创新并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的路径和方法,下好“选题、培训、调研、审议、督办”五步棋,着力提高人大审议质量,更好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好“定向”棋 精准选题,在靶向聚焦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愿,锚定大方向,精选小切口,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计划。围绕全县“工业优先、三产并举”发展思路,以“厚植工业基础、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做优做强苹果产业、打造果业强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名县”为重点,开展视察调查和专题调研,推动做强县域经济硬支撑。围绕改善民生福祉,视察调研医疗保障、生态环保目标任务完成、初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围绕民主法治建设,对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土地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视察县法院行政复议、县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围绕干部任后监督,持续开展人大任命干部履职调查,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改进工作,提质增效。
下好“先手”棋 先学一步,在胸有成竹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以“三比三提升”活动为抓手,连续三年纵深推进,一体提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的履职能力。持续开展人大“微讲堂”,先后有16名委室主任和专职委员登上讲堂,紧扣依法监督、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深学法律法规,细研政策文件,分享感悟,全方位、多层次提升组成人员的工作水平。针对部分人大代表在单项工作上还存在熟悉度不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坚持将专题培训作为每次视察调研前的必修课,邀请相关人员开展集中培训、现场答疑解惑,让参与代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及监督议题的专业知识。已累计组织前期培训55次,培训代表600余人次。
下好“摸底”棋 深入调研,在把握全局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将做实调研作为提升审议质量的关键来抓,要求责任委室突出“深、实、细、准、效”,制定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每次视察前均安排至少一周时间,由委室同志深入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了解,力求掌握一手详实资料。在视察过程中,由委室根据前期调研情况自主确定视察点位,既看亮点和标杆,也看弱项和短板,确保真实反映工作全貌和实际情况。同时,注重将集体调研与个人走访、明察暗访与问卷调查等相结合,深入涉及议题的相关部门,深入基层,“零距离”倾听民声,“全方位”汇集民意,“心贴心”把脉问诊,力求摸清情况、找准问题,为常委会审议提供扎实依据。
下好“审议”棋 直指要害,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会前7日送达报告制度,提前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发送审议议题有关材料,留足思考和发言准备时间。建立重点发言制度,根据议题确定组成人员中的行业代表带头发言,引导后续发言趋向于务实、深刻。例如,在去年常委会审议白水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时,农业界人大代表卜亚军、林秋芳等重点发言,反映苹果黑星病问题,县人大常委会立即督促县政府采取统防统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果农损失。同时,要求审议议题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大主席列席会议,当场回应有关询问。对标全国人大审议意见风格,在原原本本记述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梳理,直击短板不回避,开门见山指方向,凸显“朝堵点发力、为发展破题”的务实作风。
下好“问效”棋 跟踪督办,在推动落实上下功夫
白水县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地将审议意见后期督办作为深化人大监督的重中之重,坚决杜绝“一审了之、一转了之”。先后修订完善《依法监督实施方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实施细则》《视察和执法检查工作实施细则》《审议意见督办工作实施细则》,强化制度执行力,促进工作规范化。建立“依法交办—跟踪督办—审议测评”闭环监督机制,审议意见下发后,由责任委室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办公室协调督促,督办专员调查核查。常委会半年专题听取落实情况汇报,现场组织问询,年末开展实地视察,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评价“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一府一委两院”充分认识到落实人大审议意见的法定性,将办理工作同自身业务紧密结合,把常委会审议意见转化为推进重点工作的具体举措,从而达到了办理质量和工作效果的双提升。
(作者系白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