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聚合力 绘就共治新画卷
——汉阴县人大坚持党建引领促基层治理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1366
文章浏览数:
□ 欧红英 伍昆山 张勇
日前,在汉阴县城关镇的街巷里,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县人大机关党支部与北街、凤台两个社区党支部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将人大职能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凝聚起多方力量,共同描绘出一幅温暖人心、充满活力的社区共治新画卷。
走进北街社区,“双报到、双服务”的标识醒目地悬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县人大机关党支部与北街社区党支部构建起“机关+社区”同题共答、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成为双方党员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不少新思路、新方法应运而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微心愿”认领活动,是连接机关党员与社区群众的暖心桥梁。人大机关35名在职党员干部穿梭在社区的楼栋间,广泛征集群众“微心愿”。有的居民希望能为老旧楼道安装一盏明亮的路灯,有的老人期待有人帮忙维修家中损坏的桌椅,还有留守儿童渴望得到学习上的辅导……党员干部们纷纷主动认领,将这些看似微小却承载着群众期盼的心愿一一落实,党群、干群关系也在这一桩桩小事中变得更加紧密。
在党建联建的实践中,“三个融合”模式成为凝聚协同治理合力的关键。
组织融合上,人大机关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双方签订联建协议,让参与社区治理有了制度保障。每季度的党建联席会,社区干部详细汇报发展需求,机关党员认真记录,随后围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深入讨论。在一次联席会上,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双方共同谋划,整合资源,最终推动改造项目顺利落地。曾经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双网融合让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人大机关组织在职与退休党员干部主动融入社区三级网格,包片联户使党员们对片区了如指掌。退休党员老李负责的片区有一位独居老人,他经常上门看望,代缴水电费,陪老人聊天解闷。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深度融合,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高效治理。
工作融合则让人大机关的依法监督职能在社区落地生根。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联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民生视察调研活动:在医保经办调研中,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在医保报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调研城区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时,广泛收集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日访民情行动”让人大代表与机关党员干部、退休干部组成的联合走访小组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县人大代表、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邓贤莉在一次走访中发现一小区水电费收缴矛盾突出,她立即通过代表联络站组织电力部门、物业和居民代表现场协商,仅用两周时间电费水费收缴及“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就顺利完成,困扰居民许久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吴军在社区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欧立英等退休党员干部积极融入社区治理,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矛盾排查化解等各个领域,成为基层治理的“智囊团”。
“全程参与行动”将人大代表履职与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紧密结合。在凤台社区,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凤台小学门前减速带安装等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真正满足群众需求。
如今的城关镇北街社区、凤台社区,环境更加优美,邻里关系更加和睦,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党建联建与人大赋能,正凝聚起强大合力,推动着社区治理不断迈向新高度,绘就出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社区共治新画卷。
日前,在汉阴县城关镇的街巷里,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县人大机关党支部与北街、凤台两个社区党支部以党建联建为纽带,将人大职能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凝聚起多方力量,共同描绘出一幅温暖人心、充满活力的社区共治新画卷。
走进北街社区,“双报到、双服务”的标识醒目地悬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县人大机关党支部与北街社区党支部构建起“机关+社区”同题共答、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成为双方党员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不少新思路、新方法应运而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微心愿”认领活动,是连接机关党员与社区群众的暖心桥梁。人大机关35名在职党员干部穿梭在社区的楼栋间,广泛征集群众“微心愿”。有的居民希望能为老旧楼道安装一盏明亮的路灯,有的老人期待有人帮忙维修家中损坏的桌椅,还有留守儿童渴望得到学习上的辅导……党员干部们纷纷主动认领,将这些看似微小却承载着群众期盼的心愿一一落实,党群、干群关系也在这一桩桩小事中变得更加紧密。
在党建联建的实践中,“三个融合”模式成为凝聚协同治理合力的关键。
组织融合上,人大机关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双方签订联建协议,让参与社区治理有了制度保障。每季度的党建联席会,社区干部详细汇报发展需求,机关党员认真记录,随后围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深入讨论。在一次联席会上,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双方共同谋划,整合资源,最终推动改造项目顺利落地。曾经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双网融合让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人大机关组织在职与退休党员干部主动融入社区三级网格,包片联户使党员们对片区了如指掌。退休党员老李负责的片区有一位独居老人,他经常上门看望,代缴水电费,陪老人聊天解闷。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深度融合,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高效治理。
工作融合则让人大机关的依法监督职能在社区落地生根。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联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民生视察调研活动:在医保经办调研中,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居民家中,倾听群众在医保报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调研城区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时,广泛收集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日访民情行动”让人大代表与机关党员干部、退休干部组成的联合走访小组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县人大代表、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邓贤莉在一次走访中发现一小区水电费收缴矛盾突出,她立即通过代表联络站组织电力部门、物业和居民代表现场协商,仅用两周时间电费水费收缴及“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就顺利完成,困扰居民许久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吴军在社区开展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欧立英等退休党员干部积极融入社区治理,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矛盾排查化解等各个领域,成为基层治理的“智囊团”。
“全程参与行动”将人大代表履职与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紧密结合。在凤台社区,新能源充电桩建设、凤台小学门前减速带安装等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真正满足群众需求。
如今的城关镇北街社区、凤台社区,环境更加优美,邻里关系更加和睦,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党建联建与人大赋能,正凝聚起强大合力,推动着社区治理不断迈向新高度,绘就出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社区共治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