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人大代表卜涛元
心系群众办实事 兴村为民谋发展
文章字数:1463
文章浏览数:
□ 李民强
走进彬州市北极镇里村樱桃大棚内,一股泥土气息夹杂着果香扑面而来,彬州市第二届人大代表、里村党支部书记卜涛元在棚内查看樱桃长势。这位扎根基层15年的人大代表绘就了产业兴、村风正、民心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蓬勃发展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里村曾是典型的“靠天吃饭”村,2017年卜涛元上任时,全村亩均收益不足800元。“当代表不琢磨产业发展,哪个群众愿意跟着干。”他踏遍全村沟沟壑壑,理出了适合发展的三大产业,为里村振兴谋好未来。里村先后荣获省、咸“乡村振兴示范村”。
大棚樱桃闯市场。2023年前后,他争取到3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在村东边流转土地,先后建了5个樱桃大棚。他主动拿上样品跑超市,硬是让樱桃抢先打进市场。今年樱桃销售额突破20万元。两年来,樱桃成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也让里村走向了农旅结合的路子,拓宽了收入渠道。
果园建设提质增效。针对苹果品种老化问题,卜涛元牵头成立“里村苹果合作社”,引进新品种。积极推动村里土地流转,在塬面建成苹果园50亩,在弃耕多年的坡地建成蜂糖李园50亩,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新引擎。
山地药材拓新篇。里村周边1200亩荒坡地光照足、温差大,适合大黄、玄参等药材生长。卜涛元带着村民垦荒整地,开展“党支部+药企”订单农业,让“荒山坡”变成“药材仓”。
乡村全面治理
构建乡风文明新风景
乡村要振兴,乡村治理是关键。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卜涛元把村风“靓”起来作为长期工作来抓。
移风易俗出成效。他牵头修订村规民约:减彩礼,缩丧事期,降宴席标准。在村民红白喜事等活动中提前介入,给予“奖励礼包”,即一次性奖励办事所需的一次性纸杯、餐巾纸、餐盒等,鼓励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遇到白事,由村红白理事会送逝者花圈一个。对按照标准办理的群众,颁发“文明家庭”荣誉牌。经过治理,村里红白喜事开支平均下降70%,“随礼不超过50元”成了村里的常态。
矛盾调解接地气。他在村委会设调解室,创新“1+5+N”工作法:自己当总调解员,5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发动乡贤、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等参与调解。村民焦民阳和卜满政因地畔纠纷几十年,2024年春,他用卷尺丈量地块、栽界石,尽力说和下两人握手和好。近年来,他累计调解矛盾53起,调解成功率达99%,里村连续三年获评“彬州市无诉村”。
文化润心聚合力。从村东头到西头,2019年至2024年村模范人物、果品销售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果树生产先进户、移风易俗模范户的大幅喷绘照片及事迹展示在村最现眼的位置,彰显文化活力,形成良好的村风。2024年,里村荣获“咸阳市文明村”称号。
履职尽责有力
推动解决“急愁难盼”
卜涛元的履职笔记里,记录着访民意听民声的满满成果。他把“急难愁盼”的事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助力铺就安心上学路。2022年起,卜涛元连续两年在市人代会上提交《关于提升改造北中至北小段街道的建议》。在他的见证和参与下,该段街道修成了柏油路、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设置了安全护栏。如今,家长们接送孩子时都说:“卜代表给娃们争取是‘平安路’,更是‘希望路’。”
着力破解果业焦虑。2024年初,卜涛元在走访中发现,周边群众因品种老化伐树种粮成了趋势。他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和群众座谈,撰写建议,提出“建设现代果园示范基地、培育职业果农、发展果业经济”三大对策。2024年秋,彬州市在北极镇、永乐镇等地试点建设1000亩智慧果园,引进水肥一体化设备,还为全市果农配发优质苗木近10万株。
从产业园里的劳动者到会场中的代言人,卜涛元用行动不断诠释着基层人大代表的担当,让产业之花在旱塬绽放,让文明之风吹进农家,让“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化作永不褪色的初心印记。
走进彬州市北极镇里村樱桃大棚内,一股泥土气息夹杂着果香扑面而来,彬州市第二届人大代表、里村党支部书记卜涛元在棚内查看樱桃长势。这位扎根基层15年的人大代表绘就了产业兴、村风正、民心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蓬勃发展
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里村曾是典型的“靠天吃饭”村,2017年卜涛元上任时,全村亩均收益不足800元。“当代表不琢磨产业发展,哪个群众愿意跟着干。”他踏遍全村沟沟壑壑,理出了适合发展的三大产业,为里村振兴谋好未来。里村先后荣获省、咸“乡村振兴示范村”。
大棚樱桃闯市场。2023年前后,他争取到3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在村东边流转土地,先后建了5个樱桃大棚。他主动拿上样品跑超市,硬是让樱桃抢先打进市场。今年樱桃销售额突破20万元。两年来,樱桃成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也让里村走向了农旅结合的路子,拓宽了收入渠道。
果园建设提质增效。针对苹果品种老化问题,卜涛元牵头成立“里村苹果合作社”,引进新品种。积极推动村里土地流转,在塬面建成苹果园50亩,在弃耕多年的坡地建成蜂糖李园50亩,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新引擎。
山地药材拓新篇。里村周边1200亩荒坡地光照足、温差大,适合大黄、玄参等药材生长。卜涛元带着村民垦荒整地,开展“党支部+药企”订单农业,让“荒山坡”变成“药材仓”。
乡村全面治理
构建乡风文明新风景
乡村要振兴,乡村治理是关键。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卜涛元把村风“靓”起来作为长期工作来抓。
移风易俗出成效。他牵头修订村规民约:减彩礼,缩丧事期,降宴席标准。在村民红白喜事等活动中提前介入,给予“奖励礼包”,即一次性奖励办事所需的一次性纸杯、餐巾纸、餐盒等,鼓励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遇到白事,由村红白理事会送逝者花圈一个。对按照标准办理的群众,颁发“文明家庭”荣誉牌。经过治理,村里红白喜事开支平均下降70%,“随礼不超过50元”成了村里的常态。
矛盾调解接地气。他在村委会设调解室,创新“1+5+N”工作法:自己当总调解员,5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发动乡贤、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等参与调解。村民焦民阳和卜满政因地畔纠纷几十年,2024年春,他用卷尺丈量地块、栽界石,尽力说和下两人握手和好。近年来,他累计调解矛盾53起,调解成功率达99%,里村连续三年获评“彬州市无诉村”。
文化润心聚合力。从村东头到西头,2019年至2024年村模范人物、果品销售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果树生产先进户、移风易俗模范户的大幅喷绘照片及事迹展示在村最现眼的位置,彰显文化活力,形成良好的村风。2024年,里村荣获“咸阳市文明村”称号。
履职尽责有力
推动解决“急愁难盼”
卜涛元的履职笔记里,记录着访民意听民声的满满成果。他把“急难愁盼”的事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助力铺就安心上学路。2022年起,卜涛元连续两年在市人代会上提交《关于提升改造北中至北小段街道的建议》。在他的见证和参与下,该段街道修成了柏油路、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设置了安全护栏。如今,家长们接送孩子时都说:“卜代表给娃们争取是‘平安路’,更是‘希望路’。”
着力破解果业焦虑。2024年初,卜涛元在走访中发现,周边群众因品种老化伐树种粮成了趋势。他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和群众座谈,撰写建议,提出“建设现代果园示范基地、培育职业果农、发展果业经济”三大对策。2024年秋,彬州市在北极镇、永乐镇等地试点建设1000亩智慧果园,引进水肥一体化设备,还为全市果农配发优质苗木近10万株。
从产业园里的劳动者到会场中的代言人,卜涛元用行动不断诠释着基层人大代表的担当,让产业之花在旱塬绽放,让文明之风吹进农家,让“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化作永不褪色的初心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