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笔养生
文章字数:1031
文章浏览数:
□ 谢素军
笔在案头,墨在砚中,纸铺展如一方净土。我时常想,所谓养生之道,未必尽是吞药饵、习导引,有时不过是提笔写几个字罢了。
初时捉笔,手是抖的。墨汁沿着笔尖滴下,在宣纸上晕开一片乌云,倒像是心中郁结的外化。笔杆在指间打滑,横竖撇捺皆不成形,写出的字如醉汉蹒跚,东倒西歪。邻家王君见了,笑道:“这般字迹,怕是连鬼画符也不如。”我亦笑,却仍旧日日临帖,横平竖直地描摹。墨臭染了衣袖,妻子每每抱怨,我只作不闻。
渐渐地,笔与手指生了默契。悬腕运笔时,竟能觉出些微风的走向。墨色浓淡,也开始有了讲究。浓时如夜,淡时似烟,枯笔处可见飞白,润笔时能觉水气。写“永”字,那一捺能拉出二寸有余,如刀劈斧削;写“心”字,三点皆圆润饱满,似珠落玉盘。此时王君再来,盯着我的字半晌,只道:“有些意思了。”
伏案久了,背脊自然弯曲如弓。妻常劝我起身活动,我却沉迷于笔锋转折间的微妙变化。一点一画,俱是心绪的投射。愤怒时字如刀剑,欢喜时字若飞花;忧郁时墨色深沉,畅快时笔势开张。墨池中的水黑了又清,清了又黑,竟映出我额上渐生的皱纹。
最妙是冬日。窗棂外雪落无声,屋内炭火毕剥。呵气成霜,却偏要研墨写字。冻僵的手指起初不听话,写三五个字便须向火取暖。待身体暖和,笔下竟意外地流畅起来。横画如孤松挺雪,竖画似寒竹立霜,比平日更添几分精神。写至忘情处,竟不觉夜幕早垂,室内昏暗。妻点灯来看,只见满纸墨迹斑驳,而我犹自挥毫不已。
夏日则大不相同。蝉鸣震耳,汗流浃背,稍一动弹便觉烦厌。此时写字,须得清晨早起,趁凉快时为之。晨光熹微中,笔锋似乎也带着露水气,写出的字格外清新。有一回写陶诗“采菊东篱下”,竟自觉有凉风自纸面生出,驱散了暑热。午后炎热,便搁笔小憩,看蚂蚁在砚台边逡巡,也是一种乐趣。
秋夜最宜草书。窗外虫声唧唧,月光如水,铺展纸帛,提笔狂草,真有“挥毫落纸如云烟”之概。此时养生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胸中块垒,俱化作了龙飞凤舞的线条。写至酣处,墨溅衣襟也不顾惜。翌日再看,有些字连自己也不识得了,但那种痛快的感觉,却长留心间。
笔墨之事,看似消耗精神,实则涵养性情。我原有些失眠的毛病,自每日临池不辍后,竟能安睡至天明。医者闻之,捻须笑道:“此乃心手相应,神气内守之效。”我未置可否,只是继续我的日课。
如今案头笔筒中,插着十余支笔,有秃的,有新的,有贵的,有贱的。每一支都记得我手指的温度。养生之说玄之又玄,我倒觉得,能提笔写出自己满意的字,便是最好的养生了。
笔在架上,墨在池中,人在光阴里缓缓老去。
笔在案头,墨在砚中,纸铺展如一方净土。我时常想,所谓养生之道,未必尽是吞药饵、习导引,有时不过是提笔写几个字罢了。
初时捉笔,手是抖的。墨汁沿着笔尖滴下,在宣纸上晕开一片乌云,倒像是心中郁结的外化。笔杆在指间打滑,横竖撇捺皆不成形,写出的字如醉汉蹒跚,东倒西歪。邻家王君见了,笑道:“这般字迹,怕是连鬼画符也不如。”我亦笑,却仍旧日日临帖,横平竖直地描摹。墨臭染了衣袖,妻子每每抱怨,我只作不闻。
渐渐地,笔与手指生了默契。悬腕运笔时,竟能觉出些微风的走向。墨色浓淡,也开始有了讲究。浓时如夜,淡时似烟,枯笔处可见飞白,润笔时能觉水气。写“永”字,那一捺能拉出二寸有余,如刀劈斧削;写“心”字,三点皆圆润饱满,似珠落玉盘。此时王君再来,盯着我的字半晌,只道:“有些意思了。”
伏案久了,背脊自然弯曲如弓。妻常劝我起身活动,我却沉迷于笔锋转折间的微妙变化。一点一画,俱是心绪的投射。愤怒时字如刀剑,欢喜时字若飞花;忧郁时墨色深沉,畅快时笔势开张。墨池中的水黑了又清,清了又黑,竟映出我额上渐生的皱纹。
最妙是冬日。窗棂外雪落无声,屋内炭火毕剥。呵气成霜,却偏要研墨写字。冻僵的手指起初不听话,写三五个字便须向火取暖。待身体暖和,笔下竟意外地流畅起来。横画如孤松挺雪,竖画似寒竹立霜,比平日更添几分精神。写至忘情处,竟不觉夜幕早垂,室内昏暗。妻点灯来看,只见满纸墨迹斑驳,而我犹自挥毫不已。
夏日则大不相同。蝉鸣震耳,汗流浃背,稍一动弹便觉烦厌。此时写字,须得清晨早起,趁凉快时为之。晨光熹微中,笔锋似乎也带着露水气,写出的字格外清新。有一回写陶诗“采菊东篱下”,竟自觉有凉风自纸面生出,驱散了暑热。午后炎热,便搁笔小憩,看蚂蚁在砚台边逡巡,也是一种乐趣。
秋夜最宜草书。窗外虫声唧唧,月光如水,铺展纸帛,提笔狂草,真有“挥毫落纸如云烟”之概。此时养生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胸中块垒,俱化作了龙飞凤舞的线条。写至酣处,墨溅衣襟也不顾惜。翌日再看,有些字连自己也不识得了,但那种痛快的感觉,却长留心间。
笔墨之事,看似消耗精神,实则涵养性情。我原有些失眠的毛病,自每日临池不辍后,竟能安睡至天明。医者闻之,捻须笑道:“此乃心手相应,神气内守之效。”我未置可否,只是继续我的日课。
如今案头笔筒中,插着十余支笔,有秃的,有新的,有贵的,有贱的。每一支都记得我手指的温度。养生之说玄之又玄,我倒觉得,能提笔写出自己满意的字,便是最好的养生了。
笔在架上,墨在池中,人在光阴里缓缓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