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镇街人大工作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文章字数:2073
文章浏览数:
□ 赵学敏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的实践。近年来,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地方人大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以“强基础、增效能、促创新”为主线,支持、指导和推动全区镇街人大工作,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为纵深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人大贡献。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民主政治根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镇街人大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和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党(工)委领导之下,坚持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汇报、重要指示及时传达学习、重要部署及时跟进落实,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工)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强化党建引领履职。全面落实《陕西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陕西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通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双轮驱动,将区委“五大产业集群”“三城两区”建设等部署融入监督、调研工作之中,结合“五型人大”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服务型、清廉型),创新开展“党建+履职”专项行动,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发展痛点,形成高质量议案建议,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法规范会议制度。陈仓区14个镇每年依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至少2次,每次会期不少于1天;每个季度规范召开镇人大主席团(人大街道工委)会议至少1次切实做到程序规范、决策民主。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作出决议,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促进一批重大民生项目落地实施,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聚焦民生关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人大监督实效。各镇街人大结合实际,聚焦民生,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行业优势、职业优势、资源优势,组织代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调研视察检查,通过听取和审议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专项工作报告,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做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不断创新监督形式,结合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探索“实地视察+评议整改”模式,确保监督结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深化和拓展全区开展的“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开展“站办所”专项评议,不断推动作风改进和服务效能提升。
强化基层治理协同。扎实组织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推行“12345代表工作法”,落实“两个一”活动制度,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做好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发挥代表在矛盾调解、政策宣传中的作用,通过“代表进网格”参与三级调解体系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结合“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和“建功十四五·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代表活动载体和工作平台,常态化走访选民、收集诉求,开拓思路、创新方式,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共治合力,助力“平安陈仓”建设。
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有效落实。各镇人大全面落实《关于区镇两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意见》,努力将人民所需,群众所盼与政府所能有机结合,坚持人大与政府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依托票决项目“征集-票决-监督-评议”闭环机制,有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2024年,票决产生区级民生实事项目10个,镇级民生实事项目75个,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发挥代表作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各镇街人大始终把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放在突出的位置,按照“请进来与走出去、区内与区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路,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等形式,重点加强代表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增强代表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履职能力,为高质量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推进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陈仓区在现有18个中心联络站、38个村(居)联络站、7个代表工作室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联络站建设质量,发挥平台服务作用,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视察调研、民主议事、督办建议、宣传政策、调解矛盾六大活动,把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
丰富拓展代表履职活动。各镇街人大有效执行代表履职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庭审旁听等活动,持续加强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参与率和知情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用,主动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人居环境整治、防汛防涝排查、森林防火救灾等重点工作,以实干实绩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广泛的实践。近年来,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地方人大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以“强基础、增效能、促创新”为主线,支持、指导和推动全区镇街人大工作,积极发展基层民主,为纵深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人大贡献。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民主政治根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镇街人大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和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党(工)委领导之下,坚持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汇报、重要指示及时传达学习、重要部署及时跟进落实,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工)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强化党建引领履职。全面落实《陕西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陕西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通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双轮驱动,将区委“五大产业集群”“三城两区”建设等部署融入监督、调研工作之中,结合“五型人大”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服务型、清廉型),创新开展“党建+履职”专项行动,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发展痛点,形成高质量议案建议,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依法规范会议制度。陈仓区14个镇每年依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至少2次,每次会期不少于1天;每个季度规范召开镇人大主席团(人大街道工委)会议至少1次切实做到程序规范、决策民主。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作出决议,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覆盖,促进一批重大民生项目落地实施,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
聚焦民生关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人大监督实效。各镇街人大结合实际,聚焦民生,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行业优势、职业优势、资源优势,组织代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调研视察检查,通过听取和审议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专项工作报告,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做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不断创新监督形式,结合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探索“实地视察+评议整改”模式,确保监督结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深化和拓展全区开展的“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开展“站办所”专项评议,不断推动作风改进和服务效能提升。
强化基层治理协同。扎实组织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推行“12345代表工作法”,落实“两个一”活动制度,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做好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发挥代表在矛盾调解、政策宣传中的作用,通过“代表进网格”参与三级调解体系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结合“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和“建功十四五·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代表活动载体和工作平台,常态化走访选民、收集诉求,开拓思路、创新方式,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共治合力,助力“平安陈仓”建设。
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有效落实。各镇人大全面落实《关于区镇两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意见》,努力将人民所需,群众所盼与政府所能有机结合,坚持人大与政府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依托票决项目“征集-票决-监督-评议”闭环机制,有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2024年,票决产生区级民生实事项目10个,镇级民生实事项目75个,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发挥代表作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各镇街人大始终把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放在突出的位置,按照“请进来与走出去、区内与区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路,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等形式,重点加强代表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宪法》《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增强代表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履职能力,为高质量做好人大代表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推进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陈仓区在现有18个中心联络站、38个村(居)联络站、7个代表工作室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联络站建设质量,发挥平台服务作用,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视察调研、民主议事、督办建议、宣传政策、调解矛盾六大活动,把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
丰富拓展代表履职活动。各镇街人大有效执行代表履职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庭审旁听等活动,持续加强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参与率和知情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用,主动向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人居环境整治、防汛防涝排查、森林防火救灾等重点工作,以实干实绩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