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人大持续关注抗旱减灾工作
文章字数:1249
文章浏览数:
□ 李民强
走进彬州市新民镇东新村的玉米地,同样是干旱天气,同样在一片田里,同样的玉米种子,地里的情形截然不同。邻畔田里,一个月前种的玉米出苗率低,可以数得清个数来。可在池军文家的田里,玉米7天就出苗了,现在齐刷刷的一样高,已经呈三叶一心状态,玉米苗个个很精神。
日前,池军文家的玉米地里“沸腾”了,本村的、外村的群众纷纷赶来,观摩膜下滴灌种玉米。看着薄膜下那根黑色的管子,白色的薄膜上挂着的水珠,大家都啧啧称赞,说这样种的玉米,一周后肯定会齐蓬蓬的发芽,长起来的。
面临多年未见的持续干旱天气,彬州市人大在田间地头,和采空区群众算过一笔账:以种玉米为例,每亩地在原来投资种植的基础上,购买滴灌带及接管等辅助材料计80元,每亩地一次需滴灌用水13方65元,每亩地每年需再增加投资145元,这样就能保障出苗率。如今,池军文家的例子就是印证,他家出苗率在95%以上。和他一块儿种的刘战营,出苗率在98%左右。看着这样好的玉米出苗率,哪个群众不羡慕。算了投入帐,群众也算了预期的收入帐:如果运用此方法,每亩玉米能增收800斤—1000斤,按去年的行情,每斤卖1元钱,增收大于145元的支出。应对当前干旱情况,有方便的灌溉设施区域,群众乐意拿出这笔钱来投入。
此前,盼着闲置的煤矿采空区建成的灌溉设施能够充分启用,体会到群众因干旱无法种植玉米的窘境,看到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因天气干旱而影响到生长,彬州市人大急在“心里”:一方面说服采空区治理中管网施工的2家公司,为群众购买滴灌带、连接管和滴灌用水。另一方面建议采空区镇办、村干部发动群众,利用已建成的灌溉设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播种,采取膜下滴灌措施,保证一播全苗,不受旱情影响。
近年来,彬州市人大持续关注抗旱减灾工作。
2024年8月,彬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审议上半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时,其中一项审议意见明确提出:市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未雨绸缪,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全市应对特殊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能力。2024年2月底至2025年4月初,彬州市投资5000万元,先后在煤矿采空区治理过的土地里实施了管网铺设,与红岩河水库签订供水协议及用水定价。可以说,3个涉及镇办区域的农田随时都能够通水灌溉。
2024年10月,彬州市人大还组织相关部门和种粮大户赴榆林市考察节水灌溉农业先进经验,为彬州市已建成灌溉管网、建设灌溉水源、未建设灌溉管网区域的土地灌溉谋出路、想措施。
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效果好,受其影响,新民镇东新村、路村、小灵台村等5个村33户群众种玉米110亩,8户群众在小麦地里铺设滴灌网,为50多亩小麦苗进行精准滴灌。采空区其他镇办种植大户在学习观摩后,纷纷自购滴灌所用材料,开始按照技术种植玉米。旬邑县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明科在小灵台村流转1205亩地,机械正在田间播种,播种好的地里正在滴灌。
彬州市在粮食作物上运用膜下滴灌技术抗旱保丰收,开启了种地不看老天“眼色”的新天地。当白花花的水顺着管网渗入垄内的土壤,群众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水一点点的滴灌到了久渴的土壤里,不仅乐了农作物,更润透了彬州群众的心田。
走进彬州市新民镇东新村的玉米地,同样是干旱天气,同样在一片田里,同样的玉米种子,地里的情形截然不同。邻畔田里,一个月前种的玉米出苗率低,可以数得清个数来。可在池军文家的田里,玉米7天就出苗了,现在齐刷刷的一样高,已经呈三叶一心状态,玉米苗个个很精神。
日前,池军文家的玉米地里“沸腾”了,本村的、外村的群众纷纷赶来,观摩膜下滴灌种玉米。看着薄膜下那根黑色的管子,白色的薄膜上挂着的水珠,大家都啧啧称赞,说这样种的玉米,一周后肯定会齐蓬蓬的发芽,长起来的。
面临多年未见的持续干旱天气,彬州市人大在田间地头,和采空区群众算过一笔账:以种玉米为例,每亩地在原来投资种植的基础上,购买滴灌带及接管等辅助材料计80元,每亩地一次需滴灌用水13方65元,每亩地每年需再增加投资145元,这样就能保障出苗率。如今,池军文家的例子就是印证,他家出苗率在95%以上。和他一块儿种的刘战营,出苗率在98%左右。看着这样好的玉米出苗率,哪个群众不羡慕。算了投入帐,群众也算了预期的收入帐:如果运用此方法,每亩玉米能增收800斤—1000斤,按去年的行情,每斤卖1元钱,增收大于145元的支出。应对当前干旱情况,有方便的灌溉设施区域,群众乐意拿出这笔钱来投入。
此前,盼着闲置的煤矿采空区建成的灌溉设施能够充分启用,体会到群众因干旱无法种植玉米的窘境,看到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因天气干旱而影响到生长,彬州市人大急在“心里”:一方面说服采空区治理中管网施工的2家公司,为群众购买滴灌带、连接管和滴灌用水。另一方面建议采空区镇办、村干部发动群众,利用已建成的灌溉设施,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播种,采取膜下滴灌措施,保证一播全苗,不受旱情影响。
近年来,彬州市人大持续关注抗旱减灾工作。
2024年8月,彬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审议上半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时,其中一项审议意见明确提出:市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未雨绸缪,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全市应对特殊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能力。2024年2月底至2025年4月初,彬州市投资5000万元,先后在煤矿采空区治理过的土地里实施了管网铺设,与红岩河水库签订供水协议及用水定价。可以说,3个涉及镇办区域的农田随时都能够通水灌溉。
2024年10月,彬州市人大还组织相关部门和种粮大户赴榆林市考察节水灌溉农业先进经验,为彬州市已建成灌溉管网、建设灌溉水源、未建设灌溉管网区域的土地灌溉谋出路、想措施。
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效果好,受其影响,新民镇东新村、路村、小灵台村等5个村33户群众种玉米110亩,8户群众在小麦地里铺设滴灌网,为50多亩小麦苗进行精准滴灌。采空区其他镇办种植大户在学习观摩后,纷纷自购滴灌所用材料,开始按照技术种植玉米。旬邑县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明科在小灵台村流转1205亩地,机械正在田间播种,播种好的地里正在滴灌。
彬州市在粮食作物上运用膜下滴灌技术抗旱保丰收,开启了种地不看老天“眼色”的新天地。当白花花的水顺着管网渗入垄内的土壤,群众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水一点点的滴灌到了久渴的土壤里,不仅乐了农作物,更润透了彬州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