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人大代表李肖
逐梦“黄土地”走出“新农”俏模样
文章字数:1453
文章浏览数:
□ 伍昆山
暮春时节,在汉阴县平梁镇新河村兴汉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整片的油菜长势喜人。一位个子不高、头戴草帽的中年女性站在粮油种植基地旁,正在接受电视台的拍摄采访。她,便是来自湖南的“新农人”李肖,一位用汗水与智慧在陕南土地上书写传奇的追梦人。2004年,李肖远嫁到汉阴,本以为生活会在平凡中度过,却没想到,这片土地却成了她实现梦想的舞台。
“选择在这里发展农业,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李肖一边走一边谈着自己的经历。原来,李肖初到汉阴时,面对的是与家乡湖南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语言不通、环境陌生成为了她最大的障碍。2014年,在朋友的指点下,李肖敏锐地察觉到农业发展的无限潜力,她毅然将平梁镇新河村废弃砖厂那几十亩荒芜的土地流转过来,决心在这里开启油菜种植的创业之路。次年6月,李肖又独自创办了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这一决定,让她与脚下的这片农田结下了深厚的缘分。2022年,李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她当选为安康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从那以后,她不仅是一位在田间辛勤耕耘的创业者,更化身为农业发展的“代言人”,为农民的利益奔走发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股坚实力量。
“与土地打交道,真的很辛苦。”李肖漫步在油菜田间,望着眼前的一片翠绿,眼神中既有感慨,又有欣慰。“刚开始的时候,我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每当我想要退缩,县上给予的支持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她指着远处的油菜地,语气中充满自豪。“你看,最开始我们只有几十亩油菜地,现在已经发展到300多亩了。今年,我还计划把邻近安河村的200亩高标准农田流转过来,继续扩大油菜产业的规模。”说这些话时,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如今的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早已今非昔比。它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宽敞的农机具库棚及配套用房占地400余平方米,各类先进的农业机械整齐排列,足有70台(套)之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农场吸引了132名农户加入,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
在李肖看来,农业要实现增产增收,技术是关键。她不断探索创新,毅然引进五彩油菜花进行培育种植。经过几年的试种,五彩油菜花已初具规模。今年3月,农场里栽种的五彩油菜花竞相绽放,引来了来自西安、安康等地上万名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此外,李肖还紧跟时代步伐,引入低空无人机,采用无人机飞防、合作社规模化种植等模式,依托农业机械化与统防统治技术,为油菜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合作社的400多亩油菜开展‘一促四防’工作,主要使用磷酸二氢钾、硼肥等,这些肥料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有效防止油菜华而不实,还能预防菌核病、蚜虫,避免油菜后期出现早衰现象。”李肖耐心地介绍道。“利用无人机飞防作业后,效率明显提升。以前人工一天只能完成几亩地的作业量,现在无人机单日作业量可以达到300来亩,效率足足提升了50倍!”
在品种改良方面,李肖同样不遗余力。她新引进了中油杂19、中油高硒一号、中油高硒二号、中油高维6号、陕油28、秦优28等优质品种,并大胆尝试开展优质油菜品种富硒菜薹的食用体验及销售,成功填补了安康全市春节蔬菜新品种的需求空缺。凭借出色的成绩,她创办的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被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选定为安康市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肖始终关心关注着农业发展,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出关于支持农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所提的《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建议》被安康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代表建议。也正如李肖自己说的那样,作为人大代表,这只是她应尽的责任。她将继续关注农业发展,为农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暮春时节,在汉阴县平梁镇新河村兴汉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整片的油菜长势喜人。一位个子不高、头戴草帽的中年女性站在粮油种植基地旁,正在接受电视台的拍摄采访。她,便是来自湖南的“新农人”李肖,一位用汗水与智慧在陕南土地上书写传奇的追梦人。2004年,李肖远嫁到汉阴,本以为生活会在平凡中度过,却没想到,这片土地却成了她实现梦想的舞台。
“选择在这里发展农业,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李肖一边走一边谈着自己的经历。原来,李肖初到汉阴时,面对的是与家乡湖南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语言不通、环境陌生成为了她最大的障碍。2014年,在朋友的指点下,李肖敏锐地察觉到农业发展的无限潜力,她毅然将平梁镇新河村废弃砖厂那几十亩荒芜的土地流转过来,决心在这里开启油菜种植的创业之路。次年6月,李肖又独自创办了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这一决定,让她与脚下的这片农田结下了深厚的缘分。2022年,李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她当选为安康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从那以后,她不仅是一位在田间辛勤耕耘的创业者,更化身为农业发展的“代言人”,为农民的利益奔走发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股坚实力量。
“与土地打交道,真的很辛苦。”李肖漫步在油菜田间,望着眼前的一片翠绿,眼神中既有感慨,又有欣慰。“刚开始的时候,我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每当我想要退缩,县上给予的支持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她指着远处的油菜地,语气中充满自豪。“你看,最开始我们只有几十亩油菜地,现在已经发展到300多亩了。今年,我还计划把邻近安河村的200亩高标准农田流转过来,继续扩大油菜产业的规模。”说这些话时,她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如今的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早已今非昔比。它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宽敞的农机具库棚及配套用房占地400余平方米,各类先进的农业机械整齐排列,足有70台(套)之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农场吸引了132名农户加入,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
在李肖看来,农业要实现增产增收,技术是关键。她不断探索创新,毅然引进五彩油菜花进行培育种植。经过几年的试种,五彩油菜花已初具规模。今年3月,农场里栽种的五彩油菜花竞相绽放,引来了来自西安、安康等地上万名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此外,李肖还紧跟时代步伐,引入低空无人机,采用无人机飞防、合作社规模化种植等模式,依托农业机械化与统防统治技术,为油菜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合作社的400多亩油菜开展‘一促四防’工作,主要使用磷酸二氢钾、硼肥等,这些肥料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有效防止油菜华而不实,还能预防菌核病、蚜虫,避免油菜后期出现早衰现象。”李肖耐心地介绍道。“利用无人机飞防作业后,效率明显提升。以前人工一天只能完成几亩地的作业量,现在无人机单日作业量可以达到300来亩,效率足足提升了50倍!”
在品种改良方面,李肖同样不遗余力。她新引进了中油杂19、中油高硒一号、中油高硒二号、中油高维6号、陕油28、秦优28等优质品种,并大胆尝试开展优质油菜品种富硒菜薹的食用体验及销售,成功填补了安康全市春节蔬菜新品种的需求空缺。凭借出色的成绩,她创办的汉阴县绿源家庭农场被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选定为安康市富硒油菜科研创新团队实验基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肖始终关心关注着农业发展,多次在人代会上提出关于支持农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所提的《关于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建议》被安康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代表建议。也正如李肖自己说的那样,作为人大代表,这只是她应尽的责任。她将继续关注农业发展,为农民谋福祉,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