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人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文章字数:113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郭宏博)近日,陈仓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围绕全区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专题询问。这是陈仓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13位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亮出“考卷”、当面询问,区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文化和旅游局等12个部门负责人虚心听取意见,现场作答“纾民忧”。
  “我区村集体经济存在发展不均衡、部分村产业后劲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夯实产业振兴?”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谭关林发言提问。
  “我们将用活用好各项帮扶政策、资金,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十种模式’,推动粮食增产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双增收’,全面推进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小龙深思熟虑后,从创新发展方式、发挥资源优势、强化激励保障等五个方面,详细进行应询作答。
  “有群众反映,部分村垃圾清运不彻底、不及时,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区人大代表贾录羊接着询问。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会后第一时间深入摸排调查,加大工作力度,改进运行机制,科学调度清运车辆,确保农村垃圾及时清运,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作为......”区城管执法局局长李万平现场表态,耐心向人大代表介绍了落实措施。
  专题询问进行了2个多小时,现场气氛热烈,委员、代表们聚焦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直截了当、切中要害,踊跃提出了13个问题。12名部门负责人认真作答,接受“考试”,既分析了问题原因,又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专题询问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询问有“辣味”,应答有“干货”,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
  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权利,是人大常委会行使对“一府两院”监督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促进“一府两院”加强和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乡村振兴专题询问,是陈仓区人大常委会深化监督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提高人大监督实效的有益尝试。专题询问前,陈仓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工委委员成立三个调研组,深入全区6个镇街、12个部门,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广泛听取代表群众的意见建议,调查了解工作现状,讨论形成专题询问“题库”,确保专题询问问出真问题、问出高质量。
  专题询问不能“始于问而止于答”,专题询问后,陈仓区人大常委会将认真做好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梳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情况,及时下发审议意见,督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抓好落实、改进工作,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实现闭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陈仓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不断深化监督方式,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持续增强工作实效,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履职尽责、担当作为。